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日,在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十大类目共计50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15个项目作为第一批市级非遗的扩展项目,也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首次公开。 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方曲艺之乡,又是民间美术和艺术的汇集地,可谓是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宝库。本次公布的65个非遗项目,是从全市各区县的200多个项目中,经过区县非遗工作负责人、市非遗中心及文化局等...
昨天从市文化局获悉,本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正式公布(见本报8版)。从130多项申报项目中评审出的59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还有4个项目进入第二批市级非遗扩展名录。此次评审的淘汰率达到55%,足见评审的严格程度。 评审委员会成员、民俗专家赵书说,能进入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民间的传承起码要有100年历史,具有独特性,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具有相当的文...
随着剪纸和西安鼓乐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陕西省文化厅为这两个世界非遗制定的一系列保护计划也即将付诸实施。据了解,虽然“剪纸”之前并没有挂上“陕西”的名头,但本次申报,“剪纸”这个项目是陕西代表中国申报成功的。 蒋惠莉告诉记者,此前,全国各省市向文化部报了100多个项目,经过审核,最终留下了35个项目申报&ld...
中广网福州10月14日消息(记者陈定川 通讯员张仁寿)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屏南“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古代木拱廊桥是具有很高学术与历史价值的传统乡土建筑,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东北与浙...
成为甘肃省第一个“世界级”的非遗项目 人民网甘肃视窗兰州10月10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甘肃花儿。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会议期间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甘肃花儿”等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 此次申报联合国“人类...
本报讯(记者李兵)记者9月8日从相关部门获悉,经过科学考证和认真评审,古交市政府日前批准确定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交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民间信仰——圪咀崖娘娘庙庙会、武氏家谱、西仙洞骡马大庙会;民间美术——撕纸;岁令时节——正月二十五点灯盏、清明节习俗、填仓节;生产商贸习俗&mda...
日前,经汉沽区政府研究同意,批准区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项。 此次公布的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七大类12项。具体为:民间文学类的盐母和盐母庙的传说、海鲇鱼的传说、铁神庙的传说、钱坨与前坨、八卦滩的传说、大滩王的传说;传统舞蹈类的汉沽飞镲;传统戏剧类的评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形意拳;传统技艺类的“汉沽八大馇”的制作工艺;传统医药类的...
三亚公布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 黎族民间故事等七项入选 本报三亚8月13日电(记者郭景水)三亚市日前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传统民俗等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 记者今天获悉,三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三亚市黎族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海螺姑娘(民间文学)、疍歌(民间音乐)、苗族三元舞(民间舞蹈)、黎族...
在省政府日前公布的137项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大禹的传说、羌戈大战、羌族推杆、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羌族碉堡营造技艺、大禹祭祀习俗、羌族沙朗7大项名列其中。至此,我市已有18项“非遗”项目入选省“非遗”名录。 截至目前,我市的羌族推杆、羌戈大战、大禹的传说、涪江号子、耍蚕龙、平武虎牙斗牦牛、羌族沙朗、建中高跷狮灯、大新花...
记者王红利 实习生牛英豪报道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局获悉,为了进一步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合文化部于9月开展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我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已经正式开展。 据了解,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必须是已经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市此次具备申报条件的共有15项,其中包括杞县杞人忧天传说、兰考县卧拐秧歌...
按照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统一部署,我市已启动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 8月4日,市文广新局下发了《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按《通知》规定,我市被列入第一、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5个项目符合申报条件,分别是:泗洪县的泗州戏、天岗锣鼓、洪泽湖渔鼓、洪武花棍舞;宿豫区的柳琴戏、皂河龙王庙会、大兴旱船、蔡集手抄草纸制作技艺;宿城区的徐州琴书、苏北大...
日前,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近200年历史的章氏骨伤科榜上有名。 章氏骨伤科起源于黄岩焦坑,一脉相承、历经7代,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的制作及外固定,中药内服、膏药和药膏外敷治疗骨伤疾病方面独树一帜。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曾高度赞扬并亲笔题词:弘扬章氏骨伤,造福人民健康。如今,章氏骨伤科遍及黄岩、路桥、临海、温岭、杭州及江苏大丰、如皋等地,开办骨伤科专科医院5家,诊所(门诊...
8月3日电 (见习记者 王磊)8月3日,浙江省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拟定第三批省“非遗”名录,新入选项目共计246项。其中,杭州市萧山区的具有800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萧山萝卜干制作技艺”以及“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顾家溪手工造纸”、“河...
昨天,记者从青羊区政府获悉,省政府下发相关通知,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羊的“被单戏”、“德仁堂中医中药文化”两个项目名列其中。加上“飞刀鼓”,该区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目前,“被单戏”、“德仁堂中医中药文化”两个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上周五,福州市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总结会暨《福州市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书刊首发式在南后街隆重举行。在此之前,本报曾推出系列报道《寻找身边的“非遗”》,深入鼓楼区各街镇、各社区对有趣的“非遗”普查线索进行报道,并挖掘出一批与申报“非遗”有关的牛人。 据悉,此次鼓楼区共汇编了十一卷普查成果汇编集,并出版了《鼓楼区非物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